装配式建筑发展面临着什么困境呢?
一、现行建筑管理制度与装配式住宅发展不配套
1.市场准入制度不适应装配式住宅发展
我国对建筑企业实行严格资质管理制度,企业需按相关条件申请资质,审查合格后,才能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而全新的装配式住宅生产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资质,由于装配式住宅的生产方式是整合了传统建筑生产过程中的主体结构、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业务,所以传统以资质为主要管理方式的市场准入制度将会面临很多问题。
另一方面,与企业资质相对应的是企业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制度。传统建筑企业的资质主要与以往的工程业绩和从业人员数量及从业人员所持有的执业资格有关,相关的主要有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装配式住宅作为全新的生产方式,传统建筑生产环节中一些工种和业务逐渐变少,而新的工种和业务将会出现,这就对现行建筑业管理的市场准入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2.招投标管理制度对建筑生产过程的人为分割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造价较高以及各环节的分割管理,造成了勘察、设计、施工、设备物资采购乃至装修装饰都要分别进行招标,进而在建筑市场上,各个环节都形成了众多独立法人的企业,各个环节的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其余环节的生产能力,在装配式住宅发展初期整合各个环节企业难度较大。
建筑业各个环节长期的人为分割,导致这个产业链条形成了相对稳固的低水平的均衡。在行业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企业进行变革,势必会危及企业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由于多数企业都只处于产业链的一个环节,不管哪个环节的企业想要整合装配式住宅产业链,都会因为超出企业自身原本的技术管理能力,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3.工程造价及验收程序与装配式住宅不相符
建筑业现行工程计价模式采取的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不适应装配式住宅的需求。因为现行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缺乏装配式住宅清单计价项目,这导致相关的企业在投标时没有依据;此外现行设计费计费的标准也没有涉及到装配式专项设计的相关内容,与现行的造价管理制度不相符合。
现行工程验收规范也跟装配式住宅的生产方式不相适应,目前政府对建筑市场的工程质量、建造规范的监管实行的是工程验收的方式,这种基于现场管理的逐级验收方式与装配式住宅主要通过现场吊装来施工的方式不相适应。
二、商品房预售制度对装配式住宅的阻碍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普遍实行的是商品房预售制度,但是该制度使得装配式住宅的优势受到削弱。一方面预售制度使得装配式住宅的质量优势削弱。装配式住宅可以更好地整治建筑质量通病的问题,如屋顶渗漏、墙体开裂等人为造成的质量问题。但商品房预售制度的核心在于购房者没有见到所购买产品的情况下,仅仅依赖开发商的文字宣传、沙盘户型图的展示就缴纳了购房款,这就使得购房者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无法对商品房的质量进行更为细致地检查验收,一旦出现商品房的质量与开发商承诺的有出入,购房者进行维权将相当困难。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一路飙升的情况下,即使住房质量与开发商承诺有所差距,购房者通常也只能忍气吞声。
另一方面,商品房预售制度使得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进度优势表现得也不明显。装配式住宅可以大大节约建设时间,但在预售制度下,商品房的出售并不以竣工交付为前提,而是以开发建设资金投入达到一定比例为条件。在土地成本节节攀升的背景下,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成本基本都能达到或超过这个比例,这意味着开发商在拿到土地,办齐四证之后,就可以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期房预售,这使得开发商对后续工程建设进度的快慢并不热心。
三、装配式住宅的市场链条发展尚未成熟
产业链的成熟,指产业中的各个企业和机构均能在产业链上扮演各自的角色并获得相应的利益,形成规模效应。目前来看,装配式住宅链条上的科研、投资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吊装等环节的企业,仍然依附在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上,各个环节缺乏有效对接,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不足,生产组织体系缺乏有效整合,交易费用较高,目前装配式住宅建设成本比现场浇筑方式每平方米会高出300-500元。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装配式住宅的比率不高,即使采取试点的工程,大多也是部分试点,如采取外墙、楼梯等预制。这就直接导致了,装配式住宅的生产方式采取传统施工建造模式的组织体系,影响了装配式住宅产业链的成熟。
广州市客族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住人集装箱、集装箱宿舍、集装箱办公室、集装箱厨房、集装箱卫生间、集装箱商铺、集装箱治安亭等等设计集装箱活动房以及销售维护为一体的广州集装箱厂家,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雄厚的资金实力、忠实的客户群体。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如需详情了解更多广州白云住人集装箱、广州集装箱房屋出租、集装箱办公室、集装箱厨房、集装箱卫生间、集装箱商铺、集装箱治安亭等相关咨询,欢迎来电咨询:13825005933,请访问广州集装箱房屋官网广州市客族集装箱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gzkzzps.com/